近日,光明日报社记者就师生关系话题对我校党委书记李春茹教授进行了专访,并于5月27日在《光明日报》刊发了《师生如父子还是师生如益友》一文,现将相关内容转载如下:
2010年5月27日《光明日报》C2版:
师生如父子还是师生如益友
“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时代似乎已经离我们远去。在舆论的放大镜下,我们看到了更多走下“人类灵魂工程师”圣坛的大学教师,也看到了更多个性鲜明、见解独立的青年学子。无论是师是生,他们同样都有着七情六欲,都分各色人等。他们是高校中的“对立统一”,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在这个利益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传统的师生关系有了哪些改变?今天的师生关系应该如何定位?本报记者就此与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李春茹教授进行了交流。
记者张国圣(以下简称记者):过去我们谈到师生关系,感觉都是温情脉脉的,回想起来都觉得挺温暖。这几年情况好像有点变化,在媒体和社会舆论中,“师生关系”似乎更多是以冲突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有些冲突还很激烈。到底是媒体放大镜的原因,还是现在的高校师生关系确实有了些变化?
李春茹:要准确判定当前的高校师生关系,首先要从内涵和外延上对师生关系作一个界定。从内涵上说,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的变革肯定会在高校的师生关系中留下烙印;师生关系也是一种工作关系,教师是教学,学生是求学;师生关系还是一种人际关系,既有理性的成份,也有感性的成分。概括地说,高校师生关系是以教和学为媒介的双向互动的关系。从外延上说,广义的师生关系是指学生群体和高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关系,因为高校讲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最狭义的师生关系,是指专业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或者说教师、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
社会在变革,高校的师生关系肯定也会随之有一些变化,但"教与学"的根本还是没有变。
记者:究竟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所理解的传统的师生关系形成了挑战吗?
李春茹:变化就是挑战。不积极应对变化就不能适应变化的趋势。回到“教与学”的本质上来看,一是教师主导、学生受导的关系有所改变,师生从人格、学识上更加平等。过去更多地讲尊师爱生,现在更多地讲互尊互爱;二是“教学相长”的效应更加明显。过去我们也讲"教学相长",但获取知识的渠道相对单一,即使有互动,知识和信息的输送仍然是单向的;现在知识、信息爆炸,获取渠道也更多,互动不仅对学生有好处,对教师同样也很重要;三是谊益并存。强调师生情谊很好理解,为什么在师生关系中还要重视“益”?因为我们既要强调群体的奉献精神,也要以平常(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心看待教师。师生的交互往还过程,应该是双向互益的过程;四是同生俱荣。教师希望学生都能成才,博导、硕导希望将最优秀的学生招到自己门下,学生都希望得到名师指导,这也是一种"互益";五是和谐共进。就中国高校来说,这是师生关系的主流。
记者:如果说高校老师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定位受到了挑战,应该如何确定新的定位?
李春茹: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辩理"。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果说过去的"教与学"是教师独奏,现在应该是教师任指挥,师生协奏,有时甚至会是教师领奏、师生合奏。
记者:高校这几年的热点事件中,涉及师生关系的似乎还不少。有一些事件的传播面很广,可能也影响了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整体评价。
李春茹:与过去相比,这是一个价值观、道德观多元化的年代,也是一个个性彰显的年代。一方面,高校出现了更多个性化的中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这几年进入高校的学生个性化特征更明显。因此各高校都呈现出多种诉求并存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教师追求自主表达,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对事物和观点有着自己的评价和主张。这中间会形成冲突,对传统的“师道尊严”也会形成挑战。出现这种冲突未必不是好事,关键在于怎么引导。
我们都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高校扩招后,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化教育。但我们都还没有从心理上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就是随着高校数量和高校教师以及高校学生的迅速增加,高校也不再全部是“精英教学”了。现实与期望值的落差,也会影响对高校教师的社会评价。
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确实也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披露出来后,又进一步影响了对高等学校的社会评价。尤其是学术腐败,对高校作为学术殿堂的神圣性的冲击最大。还有一个影响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因素,就是青年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积累的各种困惑及压力,到了高校后开始排解和释放,而高校一些教师又因为本人面临学术和生活压力,或者对高校的行政化、官本位不满等原因,将一些消极情绪和态度带到了师生关系之中。
记者:有很多人对“博导”、“硕导”被学生称为“老板”发出感慨,认为这是师生关系变质,或者说师生关系庸俗化的表现。
李春茹:从个人经历来看,我认为研究生喊专业导师为"老板",更多的是一种调侃和戏谑,表达的是一种对师道尊严的稀释,或者说是对学生与老师关系的拉近。当然也有人质疑导师带学生做论文、做课题、做实验是剥削廉价劳动力。我不这么认为。只要老师确实负起了责任,这对学生绝对是一种必要的锻炼。现在有一些个例被放大了,好像成了普遍性的东西,这也不好。我了解,绝大多数教师还是勤勉、敬业的。一所高校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和精神的凝结,而教师是这种文化和精神的体现者和传播者,在青年学生的“大学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师生间更多地良性互动,有利于这种文化人格的传承。
通过网络,我们现在可以查到每一种病症的详细的治疗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坐堂行医了。要坐堂行医,不仅要有专业的系统的专业学习,还要有较长时间的实践学习。导师带学生做论文、做课题,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对此应该从方向上予以肯定。
(原载2010年5月27日《光明日报》,原文有删节)